您的位置:首页 > 金融 > 正文

天天快资讯丨“人们共享的书籍经验是一种真切的纽带" | 6月新书推荐

2023-07-01 13:23:17 来源:凤凰网


(相关资料图)

“人们共享的书籍经验曾是一种真切的纽带。一个阅读中的人看似与周围的一切相隔绝……然而阅读中也有很大的公共因素,它存在于那些你和其他人读过的书。”本月新书推荐其一《我以文字为业》中的这段话,充满了对每位阅读者慰藉,阅读尽管有其私人的一面,然而通过文字产生的隐秘联结,或许更为牢固。每个月的新书推荐,其实也是我们试图通过共享阅读经验与趣味,来达成这种联结。

本月新书——有莫言的剧本《鳄鱼》,此书不仅跳脱他熟悉的小说体裁,而且内容上“处理他身边的题材,直接书写眼前与当下”;有见证“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概念诞生的、马尔克斯与略萨的对谈《两种孤独》;有两本越南裔作家在异国他乡回溯的家族史《满 : 一部异乡小说》与《大地上我们转瞬即逝的绚烂》;有“一个不消极的太宰治”创作合集《奇想与微笑》;更有我们等待多年终于引进的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的《疼痛部》与《狐狸》……本月新书共推荐15本,总有一本与你的趣味不谋而合。

️欢迎在评论区推荐你在 6 月读到的好书!

《鳄鱼》

作者:莫言

出品方:KEY·可以文化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6

莫言每次出新书,都会引来围观。写得好不好哇?诺奖之后有没有“退步”哇?是江郎才尽还是宝刀未老哇?回答这几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鳄鱼》写了什么。

红彤彤的一小册,是个剧本,两三个小时就能读完。一个因贪腐畏罪潜逃出境的前市长,一条被当做寿礼送来的小鳄鱼,以及在这个叫单无惮的前市长身边粉墨登场的人们——情人、秘书、妻儿、水产商、瓜蔓亲戚等等。单无惮心中的苦闷日益加剧,觉得只有鳄鱼才能了解自己,他不断为鳄鱼更换更大的鱼缸,纵容鳄鱼不断长大,直至成为长达四米的巨兽……

隐喻是很明显的,鳄鱼是人内心的欲望。比起剧作有没有巧思,语言是不是够“妙”,我更关心作家为什么要在这样的人生阶段写这样一个故事。在后记里,莫言说,多年前,他曾经为几位同事、朋友、老乡的书作过序或写过推荐语,这些人当时都是正直、善良、有才能的好干部,后来,竟然都因为贪腐落了马。和熟悉这些人的朋友们一样感到震惊之余,莫言也开始琢磨,这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人性。

到这里,我们大概明白了,莫言是在处理他身边的题材——他的“身边”不是普通人的“身边”,却的的确确是这个时代的重要切面。就像《晚熟的人》里,莫言会写一个得了诺奖的“莫言”被人请去泡桑拿,作家在做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那就是直接书写眼前与当下

读完《鳄鱼》,一个非常个人的感受是,主人公被身边各色人等簇拥、讨好、利用,每个接近他的人都得图点什么,人潮拥上来又退下去,这种无奈与孤独的感受,拥有盛名的作家是不是也有所体验呢。(推荐人:星冰乐)

《我以文字为业》

作者:[美] 厄休拉·勒古恩

译者:夏笳

出品方:理想国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5

千万别被“平平无奇”的书名和“砖头”一样厚的体量唬住,这本《我以文字为业》是几乎篇篇有思想上的收获,也完全可以慢慢从头读到尾、不会疲惫的好书。打开第一页便知道,作者、美国科幻作家勒古恩用一首小诗开启“心为静”:念头如群蝇环绕猪食/我与猪群竞相争抢/心为静

如封面上的美好肖像,这本书打动我的是作者的个人魅力。在女性创作者的身份之上,她有一颗好头脑,而其超强的主体性在最为读者所知的小说中是不足以展现的。这本书收录了她的演讲、随笔和书评,更多自我表达,让我们看到知识女性是什么样子,或者说可以不仅仅是什么样子。在第一篇《操作说明》中,她写阅读需要的是“讲述”,而不是“灌输”,分清这两者可以意识到自己是不是在被洗脑、收编、利用,而很多文学经典的优势,在于“死人是不会贪婪的”。

还挺掷地有声的对吧?但她的语言不是张扬的、号召的,可见平和、平静的叙述也可以有力量。她也没有任何自视甚高的姿态。集中概述几个观点,至少对我很有启发:从古至今,读书人口比例就都很少,能读书、爱读书本来就是一件难事(与作者的头脑合作),哀叹“读书人越来越少了”是一种“人人必须读更多书”的道德腔调,与其哀叹书之死,不如庆幸书将以两种方式(纸书、电子书)活下去。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写作是通往某个目的的手段,如传达信息、揭示道理——可以想到很多提炼中心思想的阅读题、命题作文,但重要的只是表达本身。阅读看似是一个与周围隔绝的私人行为,实际会赋予人更强的社会能力(与书中人共享经验)——爱读书的确不是性格内向或不关心现实世界。真正变了的不是读书,而是出版,她指责投机和挣快钱。

书评部分,很多女性的切入口,如写到乔伊斯更轻易地获得文学正史地位,伍尔夫则被视为一个例外,还有莱姆《索拉里斯星》里作为核心人物但实际并不存在的女主角,很多当下幻想、乌托邦题材的创作和游戏中都还是这样的世界观。说卡尔维诺的《宇宙奇趣全集》是夏日水果宴,睡眠和做梦的探讨,又有可爱的性格面向。一个好的领读者,从作品中浮出的作者、人,勒古恩。(推荐人:渡水崖)

《两种孤独》

作者:[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秘鲁] 巴尔加斯·略萨

译者:侯健

出品方:新经典文化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3-4

巴尔加斯·略萨:我记得孤独是你所有作品共有的主题。

加西亚·马尔克斯:实际上我认识的人没有一个从未感受过孤独。这就是孤独的意义,也是它吸引我的地方。……我以前认为孤独是人类共有的特质,但现在我在想它可能是拉丁美洲人精神问题的产物。

或许这本书的书名“两种孤独”就来源于这段对话。两个文人之间对于文学、人生体验的某种互感与契合。

马尔克斯、略萨、《百年孤独》,我们已然对这些名称耳熟能详,但不妨碍这本书继续发挥它的价值——本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略萨与马尔克斯的对谈、其他文人的见证和对马尔克斯本人的访谈。可以说,《两种孤独》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多个方面还原了那场对于拉美“文学爆炸”而言意义重大的利马访谈。

令人感慨的是,作为拉美文学的代表,略萨和马尔克斯一生仅正式对谈过这一次。在这场“文学爆炸”最初的盛况、二人最后的同框中,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正在创造历史。这场对谈令人记忆深刻的一处在于,在《百年孤独》彼时还作为新书的时候,略萨就从现实主义出发,谈到书中那些似真似幻、充满诗意的情节,马尔克斯也承认,书中的魔幻成分与拉丁美洲的现实和自己的生活境遇不可分割。也就是说,或许从这场对谈开始,“魔幻现实主义”这个伟大的概念便诞生了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珍贵的,它收纳了一群“被寻回的文字”——本书1968年首版名为《对谈:拉丁美洲小说》,曾绝版多年,盗版横行。编者巴斯克斯花了许久时间,找回这些如同海难故事幸存者的文字,希望它能启蒙、激励读者和未来的小说家们,希望借用上世纪那场文学风暴的力量,继续给当下的世界一些时代的回声。(推荐人:Noah)

《狐狸》

作者:[荷]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译者:刘伟

出品方:理想国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2023-5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的作品,早已等待多年,如今终于引进。《狐狸》是一部在国际获奖颇多的难以定义的实验性作品,让人既可能以为是在文学阅读中生发而出的回忆性随笔,也可能认为是作者在故意与读者玩弄游戏的虚构文本。尽管真假难辨,但也时刻暴露着作者自己的人生脚注,故事总是充斥着她自身的影子。狐狸也好,脚注也罢,这部实验性作品囊括着诸多可以讨论的元素,每个读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抓取其中一个进行好好审视或自我审视,尤其是杜布拉夫卡笔下那些脱离了经济舱的写作者们。

在现实与想象之间,借助布罗茨基、布尔加科夫、纳博科夫、虚构的作家、好莱坞的电影和保加利亚的民歌,也借助历史叙事下的边缘人物、被世人误吹为大师的遗孀、战争与革命后的排雷手乃至自我虚构自我的经济舱作家等微小脚注般存在形态的真假人物,探讨了她人生与写作的标志性元素。非常值得欣赏的是,她的笔触永远散发着女性主义的视角,无论是对世界的观察,还是对文化的批判,抑或对故事的审读。

我们所有的动荡都是茶壶里的风暴,但分摊给我们每一个人后仍是疾风骤雨。”在她看来,所有人都是行走的文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讲故事的人:“我们穿行在世界上,身上粘着看不见的副本,那是我们自身的无数个修订版,但我们对它们的存在、数量和内容一无所知。我们用肉体承载着其他人的经历,而对这些人,我们同样一无所知。”

有些人成名,有些人成灰,人以随机性的存在而成为世界的碎片与历史的脚注,而这种随机性幸存状态就像是“世界是一片雷区,也是唯一的家”,而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认为我们“必须习惯这个事实”。整部作品中时刻弥漫的流亡气息,你或许也总得是某个意义上的流亡者——同样的,“必须习惯这个事实”。(推荐人:萧轶)

《疼痛部》

作者:[荷]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译者:姜昊骞

出品方:理想国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2023-5

较之于《狐狸》的实验性,《疼痛部》读起来就没有那么多类似于阅读理解之类的烦恼了。据小说交代,“疼痛部”是海牙一家SM俱乐部的名称,流亡的学生们在那里赚取生存,他们也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学习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随着故国的解体,生活也随之解体,语言同样走向解体,这些都会成为流亡者日常的生活问题。这种挣扎在记忆下的流亡生活,就像小说里住在红灯区的语言学教授一样,生活偶尔反而需要自我羞辱才能获得安慰,或者说,这种自我的施虐总比外在的羞辱来得更轻松一些:你可以为所有人的痛苦而痛哭,唯独自身的痛苦哭不出声。

当战乱让人四处逃散后,流亡是失败,回家是死亡,只有出发的那一瞬间才意味着拥抱了胜利,幸存下来的流亡时刻,只能陷于失败和死亡的阴影之下。在故土被炮火摧毁之后,在语种被强行消灭之后,如何才能寻找到诉说流亡者真实痛苦的语言方式?尤其是曾经的故土,只能让人生活在套话密语之中:在一个除了受害者就是加害者、抑或二者定期调换位置的生活环境下,要么诚实地沉默,要么欺骗地发声——这种表达方式下的生活状态,日子被压缩得更为简单,故事被精简得更加短小。而当你如同弃船逃亡的老鼠一样逃离捕鼠器般的故土之后,这种被有意无意精简压缩的回忆又是否能够获得真正的叙述?

记忆或遗忘?当我们在谈论记忆之时,“当你经历了我们都经历过的事情后,只有三种可能:你要么变好,要么变坏,要么像乌罗什那样,用子弹打穿大脑。我不知道属于哪一种,只知道自己躲过了子弹。”在语言学教授试图通过话语叙述来建构记忆博物馆、通过文学欣赏来弥补早已灭绝的语言审美后,学生的这番话让教授在重新咀嚼下终于获得了某种“顿悟”:时代变了,河流变了,同伴变了,不再认识过去,至少对过去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推荐人:萧轶)

《大地上我们转瞬即逝的绚烂》

作者:[越南裔美籍]王鸥行

译者:李鹏程

出品方:未读·文艺家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3-6

《满 : 一部异乡小说》

作者:[越南裔加拿大籍]金翠

译者:张鑫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99读书人

出版年:2023-5-10

两本小书具有相似性,都是越南裔作家在异国他乡回溯的家族史。前者以写给母亲信件的形式讲述了平日无法与母亲倾述的话语,其间自然包含着个人记忆、家族记忆,乃至故国记忆。后者以第三人称视角讲述了母亲“满”动荡的一生。时代、国族、家庭、性别……交汇出女性被大叙事裹挟的命运。作者在越南出生、在西方接受教育,用英语写作、用英文思维,某种程度上说,这类文学属于典型的离散文学。两种文化碰撞出新的视角和经验,从而生成新的表达。这类作品在西方受到广受褒奖,少不了会有文学之外的因素。(推荐人:把噗)

《奇想与微笑》

副标题:太宰治短篇杰作选

作者:[日]太宰治

编著:[日]森见登美彦

译者:吕灵芝 修愚

出品方:博集天卷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6

看过《人间失格》的读者也许不太能想象得出:一个不消极的太宰治会是怎样的创作风格?这也是日本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森见登美彦编著《奇想与微笑》这本书的初衷,他想向年轻的读者传达一个信息——太宰治也有异想天开又令人愉快的作品。在后记中,森见登美彦谈到,他自己也是花费很长时间才慢慢喜欢上太宰治。也许又有人问,你不着迷还读他的作品做什么?“因为我很喜欢他富有节奏感和人情味的文字,还发现他有许多令人出乎意料且欢快的作品。”

此书收录了太宰治的名作《奔跑吧,梅勒斯》、女性独白体创作的《货币》等,共 19 篇关于历史、童话、爱情、人性等题材和元素的奇趣之作。比如《香鱼千金》讲了一位自诩文人的青年“左野君”在伊豆发生的爱情故事。左野君成绩不理想,随时有可能被退学,每每奉劝他搞搞学习,他就喃喃道,“如此一来,只能去当小说家家了。”这篇故事有着浓郁的日式田园牧歌风情,又充斥着太宰治哲学且幽默的吐槽:“我从不爱打听别人的恋爱。只要谈起恋爱,总有人会刻意美化。”故事的结尾,也让人产生难以言喻的心情。

我最喜欢的是《猿面冠者》这篇。所谓猿面冠者,应是猴一般的青年之意。自我意识过于突出而写不出小说的人,决心“无须为内心的天真感到羞耻,装作若无其事地”写小说,于是开始埋头创作天真的故事《风中之笺》。这种“在自我思索时,也要挑剔词藻”的人,真的能丢掉羞耻吗?自我意识如何对抗攻伐?太宰治创作过许多关注边缘人物的小说,在《小丑之花》《人间失格》等中,那些落魄、无力对抗现实的人,慢慢走向自杀、自我毁灭等。但《猿面冠者》却传达一种“你可以‘自我和解’也可以‘继续纠缠’”的奇怪感动。(推荐人:Lithium)

《星期一,喝抹茶》

作者:[日] 青山美智子

译者:吕灵芝

出品方:博集天卷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5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原本对它没有期待。因为书名听上去特别“博客日记”,估摸着应该是那种不痛不痒、岁月静好的鸡汤文学。但其实只预想对了一半。《星期一,喝抹茶》确实有日常博客那种可读性强、生动有趣的特点,但不是鸡汤,是故事,是像头篇里描写的“先浓茶,后薄茶”、“先饮茶,后吃和果子”那种略带惊喜的人生体验。

继去年 4 月出版的《星期四,喝可可》之后,日本新锐治愈系作家青山美智子在《星期一,喝抹茶》这部续篇当中以云纹咖啡馆为纽带,从这样一个在周一会意外成为抹茶咖啡店的、平凡又独特的地方出发,安排一群有缘分的人彼此相见,在擦肩而过之间轻谈生活里那些苦闷,和同苦闷数量相同的喜悦。

本书的写作是像电视单元剧那样的叙事结构,即每一集聚焦不同人物的小传故事,看众生百态,拼凑出一幅现代生活的浮世绘,最后也可能会将不同的人物故事串联起来,揭示他们微妙的关系。《星期一,喝抹茶》让其中的人物采取流水接力的方式,挨个讲述自己的境遇,没有人是陪衬,每个个体的生命都值得被光照亮。各型各色的人、各种各样的职业、丰富绵延的情绪,都丰盈其中。

相信你会和我一样,读完了第一篇,就发现自己非常顺利地读了第二篇、第三篇,在遇见这本书的缘分之后,也感受何谓“爱与命运相逢,你我,都身在其中。”(推荐人:Noah)

《春祺夏安》

作者:杜梨

出品方:博集天卷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5

《可是,我开的是书店》

作者:孙晓迪

出品方:理想国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5

我愿意将《春祺夏安》与《可是,我开的是书店》比照着阅读,两位作者并非如《我在北京送快递》的作者胡安焉那样,是从未出过书的素人作者。杜梨和孙晓迪都有丰富的写作经验,很年轻的时候就出书了,两人都称得上青年作家。她们虽然写作,但没有全职写作:杜梨在考博失利后找了一个颐和园编制,类似于干些杂事体力活;孙晓迪带着热情与情怀开了一家书店,实现了一直想实现的梦想。这些作家身份之外的行动,类似于专业作家为创作到基层采风。但杜梨、孙晓迪甚至胡安焉,并非像全职作家为了写书短暂体验一段生活,他们或为了谋生或追随梦想,主动地作出选择,然后将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素材写成了书。

《春祺夏安》和《可是,我开的是书店》写得都很有趣,两位作者长年写小说磨练的技艺转移到非虚构领域,可谓笔力老到,枯燥的现实生活变得像小说一样好玩好看。从中也能看到一种新的非虚构写作形式:小说家的视角,像小说一样写。《春祺夏安》贵在真诚,它的价值在于让读者看到一个特殊群体(公园里年轻的年轻人)当下生存境况。在其中的个体无法讲述这些经历,专业作家也不会涉足,因为缺乏相关经验。

这提醒了我们,对于作家(或想立志成为作家的年轻人)而言,经历确实是重要的。任何发生过的人与事,有一天都可能通过妙笔转化成文字,被无数读者读到,被大众关注到现实中被忽视的个体和现象。这也从侧面说明,深入生活对作家的重要性,火热的生活中有无数有意思的素材,等待着作家们挖掘,闭门造车可能写出一些不依赖于日常经验的作品(比如网文、科幻……),但灵感总会枯竭。多点经历总是好的,如马尔克斯所言,“无论今生来世,对作家而言,凡事皆有用”。(推荐人:把噗)

《做书这件事》

作者:[日]稻泉连

译者:廖婧

出品方:明室Lucida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3-5

提起“做书的人”,普通读者大多会想到作家和编辑,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也曾向我们展现了一些“做书的人”的故事,包括译者、翻译等等,但在做书这件事上,还有其他更多身处幕后的人。

所以作为“实物”的书到我们手里之前,到底有多少人为其付出了劳动?作者稻泉连走访每个我们甚至察觉不到书籍制作环节中的人——字体设计师、书籍装订师、出版社校阅、造纸厂工人、版权代理人等,还原真实、琐碎、繁杂的“做书现场”,让“做书这件事”背后的沉默与隐秘一一具体呈现。了解了一本书出版前的这些具体的工作,或许会让我们更深切地“读懂”一本书。

比如书籍中我们习以为常又最容易忽视的字体,在字体设计师看来,“字体就是声音,有的清凉活泼,有的沉郁威严。”如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的开头是“我是猫,还没有名字”还是“我是猫,还没有名字”,给读者留下的印象自会不同。从此意义上说,一本书给读者的印象,并非仅有作者或编辑而定,装帧、用纸、排版……只有书的各个要素与它的文本所承载的内容和谐统一,一本书方才成为独立的“作品”。当我们读到每一环中不同匠人付出的心血,也就读懂了书中所写的“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其实大费周折”。

作家唐诺曾在一次访谈中说道:“我一直认为读书是件最划算的事——一个了不起的作者,有天分,又努力,可能一辈子就写十本书。用台币来算,一本书三百块,十本书三千块,三千块可以买一个人的一生……我想象不出有比这更划算的事。”当我们再加上书籍正式出版前这场漫长的接力,就更加觉得几十块钱一本书籍非常划算了。(推荐人:仿生斯派克)

《凯列班与女巫》

副标题:妇女、身体与原始积累

作者:[意]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译者:龚瑨

出品方:后浪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3-5

对女性进行莫须有的污名化是父权制发明出来的控制与规训女性的手段,为的是将其从男权社会区隔出去,从而为“合法”剥削构建基础。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猎杀女巫无疑最著名、最血腥,也最臭名昭著。“猎巫”,意味着以女性会巫术为幌子,以打击异端为旗号,民族国家、资本市场、教会三者合谋,以“合法”污名化对女性群体进行无情镇压,将其排除出有偿的生产劳动,驱赶到家庭生活中。通过这种方式,社会实现了对女性身体与生育的控制,对男性失去土地后的补偿(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进一步实现了原始积累。西尔维娅·费代里奇的《凯列班与女巫》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重新解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并批判福柯的《性经验史》,对于进一步理解父权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及女性主义具有重要启发价值。(推荐人:把噗)

《履单》

副标题:无所不有与一无所有

作者:[美]亚历克·麦吉利斯

译者:曾楚媛

出品方:新经典文化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年:2023-6-1

“履单”一词,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网购下单后商家的一系列操作流程,比如确认订单、快递出库等。此刻,网购越来越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生活方式,然而越来越便利的网购会引起何种资本反应?其背后究竟有哪些人在做着什么样的事情?美国资深记者亚历克·麦吉利斯深调全球最大网购平台亚马逊,写就《履单:无所不有与一无所有》。

在长达十年的调查中,亚历克·麦吉利斯见证了亚马逊这家曾代表技术进步的公司,如何发展成架空国家的资本巨兽——它带来“一键下单”的便利,也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实体经济持续衰退,传统社区纷纷凋敝;在垄断的挤压下,中小型零售商苟延残喘;劳工被困在高压的效率系统中,失去作为劳动者的尊严。书中一个个具体从业者的生活真相,将其中一部分所谓“消失的附近”重新带回我们的视野,也捕捉了科技寡头阴影下被折叠的阶层与社会。

通过全景的俯瞰视角,本书也展现电商行业的上下游,从产业工人到普通买家,无一不陷入监控资本主义的奴役陷阱——“我们活在无所不有的时代,却陷入一无所有的生活;我们一键得到三十分钟后的外卖、次日送达的数码产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便利,却失去劳动的尊严、选择的自由、公共参与的权利,以及曾经存在于附近的连结和人情。”(推荐人:仿生斯派克)

《我要它们活下去》

副标题:熊本市流浪动物零扑杀十年奋斗纪实

作者:[日]片野由佳

译者:王华懋

出品方:三辉图书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年:2023-4

相比于动物爱好者,这本书对对动保工作有“滤镜”的读者更有帮助。我没怎么看过这样的叙事角度,在于:一群公务员的职责和自我良知的冲撞。先介绍一下书中这个机关单位,“动物爱护中心”、“动物之家”,最开始叫“动物管理中心”,是在新所长的改革推动下才改的名字。但职员的日常作业之一从来没有变过:将遗失或被弃养、一段时间仍无人认领的收容犬进行扑杀。

扑杀的过程着墨不多,但光看“毒气室”三个字,已很明了。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执行者们:他们并非暴力分子,有的从小对动物的兴趣超过人,有的从名牌大学相关专业毕业,有的由兽医等职业转入,无一例外地有社会责任感。他们抱着“改变,哪怕一点点”的心来到这里,一边忍受自己对动物的圈养或杀戮,一边看着法律制度的僵化、政府预算不足和内部人力有限,具体的人的死板、不作为和不能作为。不只是写动物与人的关系,还有工作的天花板、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另一个更理性的角度,这本书以熊本市人十年努力为例,指出日本当下的流浪动物问题在哪里。有些“冷知识”,如“保护”机构的扑杀业务比保护业务多得多,动物摄入毒气后死亡时间与体型有关,还有,大多流落到这里的动物不是真正的“流浪”动物,而是被主人主动弃养的。动物饲主的不负责任、常识缺失,有时候是对这些动物的间接扑杀。真正需要的是政府方、基层工作单位方和动物饲主方的共同努力,让不同立场的人的实践落在同一个大方向上。

而我喜欢这本书因即使这么沉重,它还是有一个热血的日式故事底色在。这家动保单位的公职人员们还是着力于行动——改变不了法条,那就争取减少扑杀量,想办法提高返还率,做科普。并非没有一点成效。个中感触,也太适合我们每一个人:“被绝望感侵袭,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即便如此,还是会发生一些令他们稍微涌出希望的好事,使他们勉强维持心灵的平衡,继续这份工作。”况且,真正的动保之心在机关单位、行政单位以外的地方去实现,也不无另一种可能。(推荐人:渡水崖)

2023

本月书单推荐人

渡水崖梦里写小说,睁眼埋书桌

把噗 Festina Lente

萧轶 媒体人,书评人

星冰乐 读书编辑,派大星的朋友

Noah 读书实习编辑,热爱华夫饼的水瓶女

Lithium 读书编辑,星期天人类学家

仿生斯派克读书编辑,以及……

标签:

相关阅读

大家爱看

环球最新:神州信息:6月29日获融资买入646.80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9.97% 环球最新:神州信息:6月29日获融资买入646.80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9.97%

同花顺数据中心显示,神州信息6月29日获融资买入646 80万元,占当日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