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今年对车BU业务投入依然没有下降,至少说明对其前景仍抱有信心。
(资料图片)
文 /《汽车人》孟华
有小道消息称,华为打算卖掉旗下车BU(业务单元),已与重庆国资委商谈。
8月11日下午,华为官方账号辟谣称“网上传闻与事实不符,华为没有与重庆国资委洽谈车BU相关事宜”。
荣耀被卖给深圳国资委之前,也是传言满天飞,华为也曾否认,但最后证明,这些传言在细节上存在瑕疵,但总体而言是“非官方预告”。
当然,上一次的事不能直接套用到这一次。这则传言虽有一定合理性,但从逻辑和现实出发,不合理之处更多一些。
华为利润陡增
同一天,华为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财报。华为销售收入3109亿元,同比增长3.1%,净利润同比增长15.0%。其中,ICT业务收入1672亿元、终端业务收入1035亿元、云计算收入241亿元、数字能源收入242亿元。唯独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车BU主营业务),收入仅为10亿元。
而2022年,华为车BU收入为21亿元。这意味着,一年过去了,这块业务几无寸进。
不过,下半年奇瑞的问界版本、阿维塔12(预定上市)和问界M7、M9的爬坡,车BU收入超过2022年没有悬念。
既然几块业务都比较稳定,净利润暴增15%,就显得很突兀了。华为体量虽大,但自2011年起利润率一直在10%以下。唯一的例外出现在2021年,也就是被美国制裁的“尖峰时刻”,利润率达到17.86%。当年,华为出售荣耀,拿到了“首付款”600亿元。
而2022年利润就掉下来,只有5.54%,为12年来最低。这符合丢掉了几千亿终端业务的现实。
很多人猜测,今年上半年利润率异常增长,与荣耀交割的后续付款到账有关。而荣耀的总价为2663亿元,这次可能是尾款。
《汽车人》认为,荣耀业务从华为拆分出来,运营层面比较容易,但华为很多技术与荣耀共享。而技术的发展、投入和继承性高度相关,不是简单的“共享”安排就能解决的。荣耀从华为彻底剥离,可能需要数年时间,直到双方技术平台的分割完成,并对后续研发成果分成做出合理安排。
因此,这笔款项大概率是存在的,但可能不是尾款。
传言合理不合理
传言的合理性就在于,车BU的收入目前太低。
与2022年的103亿元投入相比,2022年车BU业务净亏82亿元。有人认为,商业模式没有跑通,显然是苛刻了一些。客户是有的,而且数量在扩张,只不过扩张的速度还有负期待,而且相应主机厂的交付量还在上升段,没有达到一飞冲天的效果。这个时候,找战投来分担运营压力是可以理解的。
联想到重庆国资委,可能因为华为车BU的几个重要客户,产能集中在重庆,包括长安、宁德时代与华为合资的阿维塔品牌,以及华为智选车业务(赛力斯)。
不过,传言的不合理之处更明显。
深圳国资委能接盘荣耀,主要因为荣耀有自我输血功能,具备独立的能力。地方国资委不可能花钱来为华为不成熟的业务埋单,只会选择有确定商业前景的项目。双方进行资本合作是有可能的,但整体收购车BU,可能性太小了。
同时,华为虽然将汽车有关的一级和二级供应商业务,逐渐集中到车BU,但仍然从底层技术和集团资源上给予支持。即便不考虑资本上“断奶”,光是技术联系,剥离的难度将数倍于荣耀。这种情况下,重庆国资委很难下决心去买一个不完整的业务。
当然,业内通常无风不起浪。结合以上两条理由,虽然华为否认了与重庆国资委谈判车BU事宜,但双方接触,探讨合作空间,是有可能的。在卖掉和100%保有之间,还有很多状态,比如强化独立性、与特定客户结成联盟等选择(阿维塔的扩张版)。
定位是“未来业务”
华为车BU连续几年投资大大超出营收,更别提赚钱了。余承东也承认,这是华为唯一赔钱的业务。既然赔钱还持续投入,说明华为将其定位为“未来业务”。
在大举进入汽车业务之前,华为内部有一些汽车行业转型规模的预估。大致意思是,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每提高1%,全球汽车零部件(除美国市场外)市场扩大33亿美元;若智能化和电动化同时提高1%,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将扩大60多亿美元;如若两者还能同步提升,智能化+电动化渗透率提高到50%,全球将新增万亿元市场。
这些预估,在这两年整体上超额实现了。
事实证明,电动化的商业带动能力超出了预估;而智能化的带动作用,刚开始发力,时间滞后于前者,能量上也只有前者10%。
不过,如果把E-E架构和底层操作系统、芯片等算作智能化的一部分(其实这些内容算是电动化和智能化的交叉区域),那么可能会估值更高。
尽管量能估计上有偏差,但它们都是明星业务。这一点毫无问题。因为下金蛋的鹅产量太小就卖掉,是短视的。
从华为整个的财务状态来看,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下半年5G回归,终端业务将重新崛起,可能与ICT(信息和通信技术)业务一起拉动集团战略。这其实给车BU这种大树底下的小草,提供了成长空间。这种预期下,更没必要卖掉。
每年百亿级投入规模,7000亿级营收的华为还投得起。华为最高营收发生在2020年,高达8914亿元。如果没有美国制裁,万亿是妥妥的。
风格激进是双刃剑
华为经历了造不造车的内部争论(孟晚舟上台后,争论声音渐息)。
基于这样的认知,车BU组织在2022年初大扩张,团队规模已经达到7000人,扩张为14个二级部门。在此基础上,下设多个三级部门。光是智能驾驶产品部(二级部门,也是原来苏箐管理的部门),就下设了11个三级部门,同时成为车BU业务的“心脏”与“大脑”。
“心脏”是指该部门拿到了车BU的大部分预算。2022年,车BU预算高达100多亿元,其中有70%-80%花在智驾领域。这些资源再分发出去,牵引多个跨部门项目,成为一个泵血中心。
“大脑”则指该部门以AI为工具,着力打造的ADS(华为智能驾驶系统)能力,成为车BU最具商业价值的核心产品。
不过,近期跨国企业(都是德企)进行的一系列合作,对象都是新势力,而非华为车BU这样的供应商。这可能与华为的技术水平无关。这里面有美国制裁的牵制因素,跨国企业有顾虑。
另一个原因,可能与华为的企业文化有关。无论做ICT,还是终端,以及汽车业务,华为从高管到中层,所有对外接口都是非常强势的。这不是态度、措辞,以及商务谈判风格等表面化的元素,而是更深层次的,对华为团队表现出强烈进取心的一种畏惧。
这方面,普通消费者感受是不深的,而客户、供应商和竞争对手,感受似乎更强烈一些。但面对媒体(对于评价华为风格)时,它们通常是沉默的。
任正非曾亲自越级将苏箐拿下,就有担心这种印象进一步发酵到社会层面的意思。这看上去只是言论不当,但如果令客户产生避之则吉的想法,就不大妙了。
华为今年对车BU业务投入依然没有下降,至少说明对其前景仍抱有信心。
余承东曾表示,车BU要在2025年盈利。现在时间已经很近了。如果车BU保持目前的业务惯性,这可没戏。需要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才能让业务有飞跃般的起色呢?无非是拉到大客户,没准儿传言有些道理,只是传走形了而已。【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