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新娘啰!”伴随着渔家迎亲的歌声从海上传来,身着传统喜服、鬓插红花、脚穿花鞋站在送亲船头的新娘成为全场焦点。戴毡帽、穿长衫、腰挂两条红带的新郎搭乘迎亲船,与送亲船相向而行。
随着两船缓缓靠岸,一对“渔民新人”焚香点烛祭拜大海跪拜父母,新娘唱响离家歌,陪嫁船上的姐妹接唱送嫁歌,仪式被歌声推向高潮。
岸上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祝福声、音乐声此起彼伏。随后,从南澳天后宫出发的“草龙”迎面而来,一路腾飞起落,最后在月亮湾码头的火焰中跃升“化龙”。
(资料图)
作为广东省级非遗文化,南澳渔民的“舞草龙”源于明代,每逢大年初二渔民就上山割下剑草并扎成龙状,一边舞动草龙,一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朝海祭拜,祈求风调雨顺。
近年来,大鹏新区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全力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已拥有13个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南澳舞草龙、渔民娶亲、大鹏山歌等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
非遗的魅力不仅吸引眼球,还展现在“舌尖”。端午期间,在位于月亮湾广场的夜集上,南澳海胆粽、茶果、打米饼等传统美食的摊位前人头攒动。
南澳海胆粽是沿海地区的疍民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制作成的食物,已有200年历史,于2021年成功申报深圳非遗保护名录。在南澳,每年农历二月到端午前是海胆最为肥美的季节,南澳人从鲜活的海胆内把黄灿灿的部分挖取出来,将它同腌制过的五花肉以及萝卜丝、花生碎、瑶柱、虾米等配料与糯米一起用当地特有的芒叶包裹,使得南澳海胆粽既有海胆的鲜美,又有粽子的软糯、芒叶的清香,是疍家饮食文化的代表。
现场不少游客一边享用着海胆粽,一边感受龙舟和渔民文化,还有人面朝大海唱响乐曲,和山海来一段自然的协奏。独立音乐人小可就是其中一位。他坦言:“没想到非遗也可以如此纯粹地接地气、暖人心,我被这场引人入胜的展演震撼了。”
游客小可表示,他已和朋友约好,接下来的几天要去大鹏所城城隍庙旧址的非遗传承基地和“鹏城印象”非遗展示基地采风,希望可以有机会近距离聆听“东山渔歌”、看看“东渔村天后诞”,创作出和非遗相关、与时空对话的音乐作品。
为进一步促进“文体旅海”相融共生,大鹏还充分利用龙舟盛会等契机,开展了投资推介、交流沙龙等,邀请国内外相关行业领军人物、知名机构、企业家以及商会参与,全面展示大鹏新区、南澳的发展魅力、经济活力、投资潜力,致力促成优质企业入驻投资兴业,为企业做大变强保驾护航。
【撰文】郑伊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