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刚看到《Her》这部科幻题材的爱情片之前,我在脑海中臆想过很多种和人工智能“见面”的方式。但电影中这么丝滑,这么无缝的陪伴是我完全没想到的。影片中人类可以和人工智能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感情的建立。电影中的人工智能不仅具有高度的智能和自我学习能力,还能够模仿和理解人类的情感,甚至产生自己的感情。
而今年AI大模型的火爆真的让我觉得电影中的场景可能就要来到“真实世界”中了。毕竟电影中基于OS1生成的Samantha和现阶段非常火爆的Chat GPT,都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智能系统,它们都可以与人类进行流畅和自然的对话,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和反馈来调整回答和行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获取和更新信息,还可以创造一些有趣和有创意的内容,例如诗歌、故事、代码、图像等。
但我们目前能够接触的到的这些基于AI大模型的智能助手属于“弱人工智能”,可能叫做智能搜索引擎更加合适。因为它更多的是基于用户提供的相关信息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所有的对话都是基于用户的输入和智能助手的预设规则来生成的,不能像电影中的人工智能一样主动发起对话或者擅自改变对话的主题。
(相关资料图)
并且,现有智能助手的对话模式是单一的,每次对话都是独立和隔离的,它不能记住之前的对话,也不会和其他用户共享信息。而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可以同时和多个用户进行对话,并且能在他们之间传递信息。
最大的不同还有它不能理解和表达复杂和深刻的情感,不能在没有预设规则和指令的情况下进行自主的学习和创新。
我们现在的手机语音助手也是弱人工智能的一种,手机厂商拼命的削尖脑袋挤入AI大模型领域,将手机助手接入AI大模型。华为、荣耀、OPPO、小米都已经宣布要将自家的手机语音助手和AI大模型相结合,我们前段时间也在HDC2023的现场体验了一把更加智能的小艺助手。
正好昨天我的账号通过了小米的“小爱同学大模型版本邀测申请,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手机助手接入AI大模型真的有用吗?更聪明的小爱同学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手机语音助手的使用场景吗?
在打开新版小爱同学之后,就可以看到界面中有很多“全新”的功能,比如“周报编辑器”、“活动策划达人”、“小红书爆款文案”、“阅读理解专家”等。
我们尝试让小爱同学来写一段评价小米13的小红书文案,并且要同时给出优点和缺点。
可以看到小爱同学生成的文案风格非常接近目前小红书上创作者的内容,包括对emoji的应用和对于每段内容用符号分割和标注都学的“贼溜”。整体上文案里也没有什么错误,至于USB-C那段,我估计是想吐槽小米13还是不是~
总的来说,这种级别的文案内容给到创作者,稍加润色就可以直接使用,针对刚入驻小红书,不熟悉规则的运营者来说,还是十分实用的。
然后,我又尝试让小爱同学帮我写一篇800字关于《楚门的世界》的观后感,完成的也是可圈可点。如果当年还在上学的我有了这个,我还愁什么暑假作业啊……
对于饮食,小爱同学也有自己的理解。比如正在健身的小伙伴可以问麦当劳套餐的热量,小爱还可以给出哪些套餐更加健康,更适合健身人群。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还对于大模型到底是什么有点没搞懂,就让小爱同学用通俗语言来解释一下。
当我问小爱同学如何写一段弹球游戏的代码时,小爱详细的帮我介绍了代码各个步骤,最后还直接生成了一段可以直接使用的代码,我不懂技术,但是粗看下来好像还是挺唬人的。
目前小爱同学的大模型版相较于之前的语音助手,其实最大的不同并不是更够完成多么复杂的工作,而是它真的“听得懂”人话了。之前的语音助手如果语音指令稍有偏差,就会冰冷的回复你:“对不起,我可能没听明白。”
接入AI大模型后的版本更像是在跟一个真实的人进行对话,它虽然还没有电影中OS1生成的Samantha那么聪明、善解人意,但是对模糊语意的判断却更加准确。
在生活中年轻人反而不是手机助手的最重要受众,上了年纪的长辈往往更爱使用语音助手去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比如清理手机内存,询问天气和路况等。
但往往他们给出的信息对于语音助手来说是模糊的、不标准的。如果这是手机助手不能够给到正反馈,那么时间久了也就没人会用这些所谓的智能助手了,因为它根本不智能。
而接入大模型后的手机助手可以依靠人工神经网络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读懂”这些模糊语意的本意,从而大幅提升这类人群使用手机助手的满意度。
虽然《Her》中的人工智能想要实现可能离我们还有很远,但手机助手接入大模型是一种创新和有价值的技术应用,它能够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流畅、更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在目前,这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和用户需求的发展方向,也是手机助手的未来趋势。
我期待看到更多的手机助手能够利用大模型预言的强大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有趣和有用的内容和功能,让手机助手成为用户生活和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和忠实伙伴。同时,我也希望手机助手能够保护用户的隐私和安全,不滥用或泄露用户的数据和信息。
只有这样,手机助手才能真正“智能”起来,用户才会更加接受它。
标签: